如果班叔叔也有打MGAIC他一定會改說"能力越強,代價越大..."
R&D早就知道橫財已是過去式了。
所以千萬別認為橫財只多了一點多色就認為暗碼的代價很小(個人看法)
事實上暗碼的代價並不單純,在比賽中如果看到對方第二回合下松柏森智者
一般套牌可以馬上賞他個悲劇失足,可是如果是暗碼殺..等等..我先叫生物??這還是先撇開會貴多少費用的問題不談的情況。
而且藍黑能戰的生物到底有多少?
等旗艦生物?那到底是民國幾年
隨便放? 迅咒法師 ???
最保險的中程?那還是一樣有上面悲劇失足的問題。
改打藍黑殭屍這樣的生物戰呢?
是的這樣曲線就可以接受,但是..如果說貼皮被殺是一屍兩命..那編碼生物被殺就是一屍一條半命..
暗碼本來就是變種的貼皮,他的優勢也不過是建立在一屍一條半命的風險上。
為什麼故意不提無形伏擊客 ?因為找不到點吐槽
除非套牌能放8張無形伏擊客,不然我覺得這種特列很容易就會讓我們高估某些牌(個人看法)
雖然如此但暗碼這主題在標準還是有機會的。
從控制的角度看,雖然一般幾乎都是精兵策略,小點數的通常都是沒戰力的功能性生物。
但棄牌+殺牌這也算是一種控制,基本上這種偏中程或者偏干擾(受虐靈魂、法官傭獸、聖沙弗的遊魂、鬧鬼荒野、浪客小徑 )的控制是比較適合暗碼的。
而且就算是走能正面交戰的生物快攻,一樣還是要去尋找優秀的棄牌或者殺牌。
殺牌能拿來開路,棄牌除了能讓編碼的生物存活率提高外,甚至可以確保幽靈飛翔這類貼皮的可行性(提高戰力穿透力)
說到貼皮,就不得不提到武具。
武具可以有效解決藍黑生物弱小的問題,而且也可以從武具中去尋找缺少的穿透或者保護。只是最近武具有點式微,有沒有可行的方案還要看下去..